關于2018年影響醫師執業的10大政策變化,很多人都想知道,醫學教育網編輯經過多方搜尋,現將2018年影響醫師執業的10大政策變化通知發給大家。
一、醫學教育精英化,大批二本將取消!
醫學院校是直接孕育著臨床人才的地方,所以醫學教育的改革直接從源頭上影響著醫師隊伍的整體素質,而2018年注定了是醫學教育改革的重要時間點。
今年年初,國務院辦公廳印發《關于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》,在醫學教育改革這方面,國家的目標是逐步提高生源質量,到2021年本科臨床醫學類、中醫學類專業逐步實現一本招生,逐步停止中職層次農村醫學、中醫專業招生。
目前,安徽省已經下發文件要求省屬高校臨床醫學類、中醫學類本科專業全部進入本科一批或提前批次招生。
預計,明年會有大批省份取消臨床、中醫二本的招生,轉為一本,醫學教育精英化將是大趨勢。
二、編制備案制來了,同工同酬大推進
年初,國務院下發了《“十三五”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》,強調在地方現有編制總量內,確定公立醫院編制總量,逐步實行備案制,在部分大中城市三級甲等公立醫院開展編制管理改革、實行人員總量管理試點。
今年,各地也都在試點編制改革,而就在前天,國家衛生計生委在河南省鄭州市召開河南醫改工作成果媒體溝通會,國務院醫改小組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王虎峰,對河南中牟縣公立醫院對于編制外人員,實行備案制,在薪酬方面實施同工同酬等做法給予贊許,并稱這些做法值得學習。
公立醫院編制備案制、同工同酬得到了國務院醫改小組相關領導的認可,可預見的是,2018年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中,少不了將這些改革進一步復制。
三、2018年,基層醫生工資普漲
今年年底,國家衛計委有關領導,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到,國家衛計委將積極協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財政部,研究出臺關于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政策、保障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文件。
爭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績效工資水平,和當地縣區級公立醫院醫務人員績效工資水平相銜接,績效工資分配進一步向一線人員尤其是全科醫生傾斜。
而這一政策的落實,必定是要在2018年落地生根。
四、醫療結構大調整,??漆t院猛增!
我們知道,為了強基層,那么就必須阻止大醫院虹吸現象,目前在分級診療政策下,國家對三級醫院的定位就是危重癥和疑難復雜疾病的診療服務,所以在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方面,控制公立綜合醫院不合理增長,鼓勵新增公立醫院以兒童、婦產、腫瘤、精神、傳染、口腔等??漆t院為主。
今年,各地也都紛紛制定了其本省的“十三五”醫療機構設置規劃,而主旨都是圍繞一個口號“綜合控制、??瓢l展”“,所以2018年勢必公立綜合醫院數量平穩或下降,??漆t院數量將猛增。
五、大批三級醫院,撤銷普通門診
三級醫院要做專業性高點的服務,那么普通門診就是和基層社區搶患者了。近年,各地陸續在政策上引導三級醫院壓縮或關停普通門診,如東莞市要求在門診業務上,三級醫院和鎮街醫院要逐步壓縮和關停普通門診,原則上僅保留??疲▽<遥╅T診。
青海省衛計委要求自2017年7月1日起全部取消簡易門診,基礎普通用藥由基層醫療機構提供。
目前,各地大醫院都在關停普通門診,這個風,明年會吹的更猛烈。
六、診所遍地起,民間中醫進軍醫療圈!
2018年對開辦診所這件事來說,就是天時地利人和都齊全的大好時機,尤其是中醫診所。
首先,年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《關于支持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的意見》,明確指出個體診所設置不受規劃布局限制。
近日,國家衛生計生委又發布《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》和《中醫醫術卻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注冊管理暫行辦法》,兩政策分別于12月1日、12月20日實施。
開辦中醫診所只需備案、執業醫師3年可開中醫診所、民間中醫可以通過中醫(專長)醫師考核獲得醫師身份。這些無疑是對中醫診所的崛起起到了一個推進的作用。
2018年,大批民間中醫即將合法執業,進軍醫療圈,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醫療局面即將呈現。
七、緊密型醫聯體,火速鋪開!
我們知道,今年醫聯體建設在全國各地火速鋪開,家庭醫生簽約和醫聯體是分級診療的重點抓手,也是近年醫療改革將重點投入的重心。
截止到現在,全國基本搭建醫聯體制度框架,全面啟動多種形式的醫聯體建設試點,大部分三級公立醫院參與并發揮引領作用。但離到2021年,全面推進醫聯體建設,形成較為完善的醫聯體政策體系,還有一段距離。
按照政策規劃,無疑,2018年大批二級公立醫院和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參與醫聯體,使得基層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。
而經驗告訴我們,只有利益共同體,醫聯體才能達到其上下聯動的效果,所以說,大批緊密型醫聯體即將在全面鋪開。
八、控費更加嚴格,按病種付費大推行
2017還剩下一個月,你們醫院的年內控費指標達標了嗎?
近日,海南省衛生計生委日前發出通知,要求嚴格控制公立醫院費用不合理增長。對于年內控費指標未能達標的公立醫院,將暫停等級評審、重點??粕暾?、項目申報資格,并追究單位領導責任。更有其他地區醫院為了控費,發出停藥通知,要求暫停使用輔助用藥、暫停使用除基藥以外的中成藥及其注射液。
通過這些我們可以看到,國家醫保的壓力一年比一年大,而平分到各個醫院,醫院的醫保壓力也很大,為了進一步加強醫?;痤A算管理、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,今年起,我國全面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。
今年,各地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都要選取一定數量的病種實施按病種收費,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地區2017年底前實行按病種收費的病種不少于100個。
按病種付費是我國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,明年,必將擴大推行范圍。
九、康復人才備受重視
為了彌補,我國專業康復機構資源不足,也為了加強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,為患者提供一體化、便利化的疾病診療—康復—長期護理連續性服務。
多地為了鼓勵康復醫院發展,在其設置數量上不受規劃限制。而近期據《北京日報》報道未來全市所有三級醫院都將開設康復醫學科。
這對康復專業的人員來說,無疑是地位上的反轉,在政策的帶動下,未來幾年內康復機構也必定會大批崛起。
十、醫生自由執業潮來了
今年,衛計委先后修訂了《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》、《醫師執業注冊管理辦法》,兩份政策文件,徹底給醫生松綁了,準許在職醫生開辦醫療機構,準許執業醫師的注冊地點為省級行政區劃,執業助理醫師的注冊地點為縣級行政區劃,實現“一次注冊、區域有效”。
執業醫師不僅可在省域行醫,也可跨省執業,醫師跨執業地點增加執業機構,向批準該機構執業的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申請增加注冊即可。目前已經有醫生獲得在2個省域內、甚至3個省域內執業的資格。
只要你有精力和時間,執業地點再也不能限制醫師了,想必2017才是個開端,2018將會是醫師大流動的上升期。